江苏成考网   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,主要为江苏成人高考考生提供成考资讯服务,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官方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.jseea.cn为准。
  • 咨询电话:0512-52936332
城市:苏州成考 | 南京成考 | 无锡成考 | 常州成考 | 盐城成考 | 镇江成考 | 南通成考 | 徐州成考 | 宿迁成考 | 扬州成考 | 泰州成考 | 连云港成考 | 淮安成考 |
热门搜索:成考高效提分 | 低学历升本科 | 考生查询 | 服务大厅 |

2019年江苏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模拟试题及答案(7)

2019-12-07   来源:江苏成考信息网    点击:
作者:
2019年江苏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模拟试题及答案(7)
 

【导语】2019年江苏成人高考于10月26、27日举行,想必考生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了,复习可以使你更好发挥知识的作用,熟能生巧,融会贯通,下面江苏成人高考网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江苏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模拟试题及答案,供备考考生参考复习。

一、选择题:1-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。
 
第1题 散文诗《门槛》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()
 
A.象征B.类比C.比喻D.对比
 
答案:A
 
第2题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()
 
①方按问,旋以乎汪直功复官,改守台、金、严三郡
 
②请召募三千人,教以击刺法
 
③又以南方多薮泽,不利驰逐
 
④继光援不及,以道阻不罪
 
A.①②B.③④C.②③D.②④
 
答案:B
 
第3题 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()
 
A.军事扩张B.发展生产C.鼓励生育D.实行仁政
 
答案:D
 
第4题 梁启超的《论毅力》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()
 
A.演绎法B.归纳法C.类比法D.对比法
 
答案:D
 
第5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 ()
 
A.法弗能正也 正:正确B.死不还踵 踵:脚后跟(还踵,指后退)
 
C.上唱而民和 唱:倡导D.察其党与 察:仔细看
 
答案:A
 
第6题 梁启超《论毅力》的中心论点是
 
A.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B.非至强之人,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
 
C.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.其阻力虽或大或小,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
 
答案:A
 
第7题 《门槛》一文是()
 
A.寓言诗B.散文诗C.抒情诗D.哲理诗
 
答案:B
 
第8题 下列作品中,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()
 
A.《李将军列传》B.《郑伯克段于鄢》C.《马伶传》D.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 
答案:C
 
第9题 《马伶传》的作者是()
 
A.明末清初的散文家B.元末明初的散文家
 
C.明末清初的小说家D.元末明初的小说家
 
答案:A
 
第10题 下列各句翻译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()
 
A.然臣未及闻耳
 
译文:但我还没听到确实的消息。
 
B.卿安从知之
 
译文:你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呢?
 
C.非所以裨玄化也
 
译文:不能用来增益皇上以德化育天下的美意。
 
D.崇为之请日
 
译文:姚崇请求说。
 
答案:D
 
一、选择题:1-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。
 
第1题 散文诗《门槛》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()
 
A.象征B.类比C.比喻D.对比
 
答案:A
 
第2题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()
 
①方按问,旋以乎汪直功复官,改守台、金、严三郡
 
②请召募三千人,教以击刺法
 
③又以南方多薮泽,不利驰逐
 
④继光援不及,以道阻不罪
 
A.①②B.③④C.②③D.②④
 
答案:B
 
第3题 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()
 
A.军事扩张B.发展生产C.鼓励生育D.实行仁政
 
答案:D
 
第4题 梁启超的《论毅力》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()
 
A.演绎法B.归纳法C.类比法D.对比法
 
答案:D
 
第5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 ()
 
A.法弗能正也 正:正确B.死不还踵 踵:脚后跟(还踵,指后退)
 
C.上唱而民和 唱:倡导D.察其党与 察:仔细看
 
答案:A
 
第6题 梁启超《论毅力》的中心论点是
 
A.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B.非至强之人,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
 
C.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.其阻力虽或大或小,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
 
答案:A
 
第7题 《门槛》一文是()
 
A.寓言诗B.散文诗C.抒情诗D.哲理诗
 
答案:B
 
第8题 下列作品中,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()
 
A.《李将军列传》B.《郑伯克段于鄢》C.《马伶传》D.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 
答案:C
 
第9题 《马伶传》的作者是()
 
A.明末清初的散文家B.元末明初的散文家
 
C.明末清初的小说家D.元末明初的小说家
 
答案:A
 
第10题 下列各句翻译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()
 
A.然臣未及闻耳
 
译文:但我还没听到确实的消息。
 
B.卿安从知之
 
译文:你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呢?
 
C.非所以裨玄化也
 
译文:不能用来增益皇上以德化育天下的美意。
 
D.崇为之请日
 
译文:姚崇请求说。
 
答案:D
 
二、文言文阅读:21-29小题,共30分。
 
阅读下面一段课文,回答下列试题。
 
有问之,对日:“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,能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焉尔。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既然已,勿动勿虑,去不复顾。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。则其天者全,而其性得矣。故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;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他植者则不然,根拳而土易。其培之也,若不过焉则不及。苟有能反是者,则又爱之太恩,忧之太勤。旦视而暮抚,已去而复顾。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,摇其本以观其疏密,而木之性日以离矣。虽日爱之,其实害之;虽日忧之,其实仇之。故不我若也,吾又何能为哉!”
 
第21题 郭橐驼所说的“植木之性”是什么?
 
答案: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
 
第22题 郭橐驼能不能真的使树“硕茂”、“早而蕃之”?
 
答案: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;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
 
第23题 将“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”译成现代汉语,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?
 
答案:栽种时要像养育自己子女一样,种完之后,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。
 
这句话是郭橐驼所说的树之天性:“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,则其天者全,而其性得矣。”
 
阅读下面一段课文,回答下列试题。
 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 
第24题 颔联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其比兴意义是什么?
 
答案:颔联二句采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方法。以春蚕吐丝的“丝”谐音相思的“思”,用的双关的手法。而春蚕吐丝,丝尽而死,蜡烛燃烧,烧尽泪止,又是比喻刻骨的相思之情。这种比兴手法,构思奇特而贴切,成为描写坚定的爱情心理的名句。
 
第25题 总结这首诗的主题。
 
答案:这首诗写恋人之间的刻骨相思与离别之苦。
 
第26题 阅读全诗,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。
 
答案:首联第一句直接抒情,“相见时难”是客观之难,由于女子的特殊身份,决定他们见面之不易。而“别亦难”,是主观之难,因见面的机会极为难得,所以分别时难舍难分。而第二句“东风无力百花残”,以百花残落表现美好的爱情正遇到了某种障碍。
 
颔联二句承此而来,以“春蚕到死、蜡炬成灰”比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,爱情至死不渝。
 
尾联回应相见之难,说两个人不能自由来往,只希望给他们传递信息的人殷勤相助。
 
阅读下面一段课文,回答下列试题。
 
杜陵叟,杜陵居,岁种薄田一顷余。三月无雨旱风起,麦苗不秀多黄死。九月降霜秋早寒,禾穗未熟皆青干。长吏明知不中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。典桑卖地纳官租,明年衣食将何如?剥我身上帛,夺我口中粟,虐人害物即豺狼,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!不知何人奏皇帝,帝心恻隐知人弊。白麻纸上书德音,京畿尽放今年税。昨日里胥方到门,手持尺牒榜乡村。十家租税九家毕,虚受吾君蠲免恩。
 
第27题 阅读全诗,分析诗的层次。

注:详细内容及信息以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
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江苏成人高考 [https://www.jsckw.cn/]
本文关键词: 江苏成人高考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jsckw.cn/gaoqizhuan6/204.html

上一篇: 2019年江苏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模拟试题及答案(6)
下一篇:2019年江苏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模拟试题及答案(8)

江苏成人高考提升便捷服务

【考试时间:10月19、20日】

江苏成考考前培训江苏成考预报名
距2024全国成人高考:仅剩
0
天!
【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】
加入江苏成考公众号

扫一扫加入公众号

随时获取成考政策、通知、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、学习方法、教程。

江苏成人高考 | 关于我们 | 公司动态 | 免责声明 | 隐私条款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2019-2023 江苏成人高考网_江苏成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 苏ICP备19011022号

声明:本站为江苏成考民间交流网站,江苏成人高考动态请各位考生以省教育考试院、各市成考办通知为准。

版权所有为:常熟市新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本站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新颜路1号
咨询电话:0512-52936332 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随时获取成考政策、通知、公告以及
各类学习资料、学习方法、教程
立即关注